一把焊槍,閃耀的火花勾勒出奮斗足跡;一支電筆,精益求精中展現指尖技藝;一頂安全帽,遵章守紀里鐫刻著安全運行......一件件工具,是平凡勞動者最忠實的“伙伴”,見證著愛崗敬業、勤勞務實的生動故事,書寫出產業工人練強技能、敢于創新、勇爭一流的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
走進選煤公司機加中心,看看“工具”背后的平凡勞動者,和他們那不平凡的故事。
一把焊槍,練就“鋼鐵本領”
焊槍,是機加中心班長劉虎最熟悉的“戰友”。
從初入公司的“新兵”,到如今技能嫻熟的“老將”,劉虎用一把焊槍為設備“把脈問診”,在鋼鐵上“修補縫紉”,幾十年如一日的理論鉆研與實踐操作,使他練就了一身過硬本領。
在維修車間,經常能看到劉虎專注的神情,緊盯焊接部位,手中的焊槍仿佛被賦予“生命”,游刃有余的操作,讓焊接物體精準對接、牢固相連。經他之手加工維修后的工件和設備,總能煥發“新生”。工作之余,他還將自身技能傾囊相授,積極帶徒促進新工成長。
他在技術提升上始終孜孜以求。近期獲得選煤公司關中片區技能大賽一等獎后,他又全身心投入到了陜西省企業優秀班組長培訓中,像“海綿”一樣汲取知識,充實自己,持續用勤奮擦亮自己的青春底色。
一支筆,書寫詩意春秋
當退伍不褪色的鐵血“硬漢”遇到詩意柔軟的文字,獨特的“化學反應”讓職工吉富平成了同事眼中的“明星”。一支筆,便是他抒發胸臆、擁抱詩與遠方的最佳工具。
“當家鄉的麥子熟了,你是否有一種,背起行囊回家的沖動!還記得多年前的那一場場搶收嗎?割麥、捆麥、扛麥、脫粒、揚場……”吉富平筆下鮮活的文字,仿佛帶人回到了繁忙的麥收時節。
作為機修工,他專注認真,吃苦耐勞,常與鉆床為“伴”,為篦子打孔。外表憨厚樸實的他,內心卻豐富細膩,形成強烈“反差”。業余時他妙筆生花,與詩歌為“友”,是公司“藝苑擷英”專欄的“寵兒”。春花秋月、夏蔭冬雪、詩意田園、墨香氤氳......讀他的文字,常常會與浪漫撞個滿懷。
一個工具包,破解生產“難題”
“金屬加熱硫化床改造溫控系統,找小余!”
“優化篩板邊條成型加工裝置,找小余!”
“車間的燈不亮了,還找小余!”
同事口中的“小余”正是機加中心電工余春鳴。瘦削精干的身影,時常帶著問題穿梭在車間,肩上磨損發舊的電工工具包,是他愛崗敬業的“見證者”。
一絲不茍、熱愛鉆研的專業素養,是他細致準確處理好各種電氣故障的底氣。耐心助人、幽默開朗的性格,讓他和同事打成一片。時間一長,當遇到問題時,大家總是第一個想到他,“有問題,找小余”也成了同事們的共識。工作10余年來,總共處理過多少問題,他自己也記不清了。
平凡的“工具”,承載著奮斗的足跡,寄托著浪漫的情懷,體現著新能人“敢闖敢創”的崗位堅守,創造出不平凡的幸福。勞動精神不在別處,就在我們身邊,致敬每一個奮斗著的新能人。(肖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