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項目已完成第22口井的施工。預計本月中旬可完成所有打井。”走進“零碳”建筑展示和產業孵化點位施工現場,鉆機轟鳴,機器隆隆,數名工人正在忙碌施工。
為盤活有限載體,深化產業引育,推動產教融合。年初,管委會與世界五百強企業(排名220位)陜煤集團下屬陜西煤業新型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陜煤新能源”)反復溝通對接,雙方以“產教融合、產業示范、產業引進、產業投資”為原則,達成《關于“雙碳”產業展示孵化基地項目合作協議》,確定了三個層面合作方向。
其中“零碳”建筑展示和產業孵化點位作為合作項的首批項目,將于今年6月中旬全面完工。
據了解,該項目落地后,一方面能夠有效監測能量耗費異常情況,最大限度控制能量輸出,節約碳排放;另一方面通過采用太陽能光伏+H風機發電+儲能系統覆蓋樓宇用電量,土壤源熱泵系統為樓宇提供冷、熱量供應模式,實現能源儲存和“零碳”排放,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方式展現“雙碳”目標。
“零碳”建筑展示和產業孵化點位(以下簡稱點位) 由海教園管委會與陜煤新能源子公司、國家科技創新企業天津長安盛世清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推進,屬天大泵站配套建筑,總建筑面積1907平米,整體規劃涵蓋辦公樓、食堂、休閑廣場等建筑。點位經過“零碳”技術改造,采用光伏、風力等多種能源進行耦合供給,通過覆蓋樓宇原有的化石能源和集中能源消費需求,對用能末端進行智慧供應升級,從而達到“零碳”辦公、綠色能源可持續、場景示范經驗推廣的目的。
(效果圖)
據悉,項目建成后,光伏系統第一年發電量為 10萬kWh,25 年平均年發電量為8.9萬kWh。平均每年減少CO?排放88.73噸,相當于至少種植4929棵樹。樓宇供冷、暖采用土壤源熱泵空調系統,相比燃氣鍋爐供暖形式每年平均減少CO?排放44噸,相當于至少種植2444棵樹。
“我們給自己定的最終工期是在6月中旬。”負責人介紹,目前,點位正處于加速建設階段,預計五月中旬完成所有打井工程,月底實現屋頂光伏和車棚光伏及儲能工程基礎使用,下一步,將按照施工要求,完成熱泵、盤管及裝修工程。
打造“零碳”建筑展示和產業孵化點位,是海教園盤活有限載體,深化產業引育,實現“產稅金投才”五要素集聚,服務科創會展城建設的重要舉措。未來,海教園將把“零碳”點位作為推廣示范場景,進一步貫穿“四產聯動”發展新模式,加速進行模式經驗復制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