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茫茫的人海里
我是哪一個
在奔騰的浪花里
我是哪一朵
在征服宇宙的大軍里
那默默奉獻的就是我
在輝煌事業的長河里
那永遠奔騰的就是我
不需要你認識我
不渴望你知道我
我把青春融進
融進祖國的江河
......
與八一重逢的日子,聽到這深情而高亢的旋律,心里頓時澎湃起來。憶一段歲月,念一群人,與他們相處的那些日子,溫暖而又綿長。
時光倒回十五年前,戈壁瀚海中塵土飛揚,荒涼寂靜,只見那座神秘的大門里,紅旗在高空呼啦啦喊著口號瞭望遠方。側門口,一個曬的黢黑,站的比路邊的白楊樹還要筆直的身影,清澈的目光落在我身上,我不由得緊張起來,跨過警戒線,將是另一番景象,即將開始新的生活,心里充滿好奇和忐忑?!吧┳雍?!”隨著一個敬禮,把我從遐想中拉回,此后,我又多了一重身份。
祁連高山、戈壁大漠、牧民駱駝,還有古樸醇厚的風土人情。在河西走廊經過的那片土地上,白墻青瓦圍著的這座軍營孤單的守在那里。院子里被兩條小路分隔出三部分,西邊是家屬區,有臨時來隊探親的,也有隨軍常住的,不過這里總是空蕩蕩的,難得看見人影。東邊是碩大的養豬場和成片的菜地,只要能種出來的,這里都有。每到夏天,這兒就成了色彩最豐富的地方。戰士們忙于練兵,我卻成了光顧的常客,或采摘回連隊,或送去食堂,也不算辜負了大自然的饋贈。正中間的是軍事區,最前面的辦公大樓莊重而威嚴,后面緊跟著的一排排營房,整整齊齊排列在那里。站崗是軍人們睜著的眼睛,每個連隊門口都有哨兵警戒。他們身背鋼槍,如松般站在那神圣的地標線上,讓人心生敬畏。每次去他們連隊,我都會避開集合時間,從家屬區繞道騎很久的自行車。
整齊劃一的軍營生活,沒有了小說里俠客的恣意灑脫,也沒有煮酒論英雄的逸致閑情,只有嘹亮的軍歌,威武雄壯的步伐,閃亮的鋼槍,常常伴隨著的是黃土泥沙飛濺、風雨血汗齊襲。來自五湖四海的戰友們把與青春有關的日子揮灑在這里,更把對紀律和服從的執行體現到了極致。院子后面的炮場就是他們的戰場,只要訓練時間,“預備!放!”堅定的口令伴隨轟隆的炮聲不絕于耳。每次集合,嘹亮的軍歌從不同的方向傳來,此起彼伏,響徹天際,你不服我、我不服你。夜半時分一陣急促的哨聲,就聽見腳步匆匆震天響,以秒計時的壓迫感讓新兵慌亂狼狽,為了不拖后腿,他們便懷抱槍械,和衣而睡。然而部隊生活緊張嚴肅中也不失活潑,他們以特有的方式豐富連隊生活。球場上的酣暢快意,活動室里的歡聲笑語,閱覽室里的靜靜思索,水渠旁的嬉戲打鬧,都是軍營生活的符號。
國無防不立,民無軍不安。遇到災害險情執行任務時,戰士們抱著“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的悲壯,不問去路,不待歸期。玉樹地震,舟曲泥石流,西藏維穩,他們把危險擋在了我們看不見的地方。記得生日那天晚上,正吃著泡面,一個緊急電話,他扔下碗筷就連夜開拔,由于保密需要,我不問他不提的默契已經養成。敞口尼龍袋里裝上饅頭,帶上咸菜,便是一路的干糧。平安歸來就是最美的重逢,玉樹地震救災那次,得知結束任務,我便早早來到離大院不遠的車隊必經之路,令人震撼的是只能在熒幕上看到的景象就呈現在眼前,一眼望不到頭的群眾自發在馬路兩邊扭著秧歌,敲鑼打鼓迎接著那些最可愛的人,他們伸長了脖子朝車隊駛來的方向張望,國旗、鮮花、水果勾勒出無邊的熱情。我被這溫暖熱烈的氣氛淹沒,我想人民子弟兵不僅僅是我心中的英雄。長龍車隊緩緩靠近,看不清他們的臉龐,一個敬禮已道盡千言萬語,我想他們早已濕了眼眶,暖了心窩。此刻,心疼和敬意在心里瘋漲蔓延。
時間久了,不再是萍水相逢他鄉客,連隊也是我的家。由于通勤,我是這個院子極少數能自由出入的人,也成了戰士們盼望的那個人。每次回家,我的自行車手把上各色袋子擠的滿滿當當,湯面、零食、針線......,他們需要的都掛在那里,橫著看過去,像一個擁擠的晾衣機。周末有時去幫廚,千人大食堂里,土豆、茄子堆成了山,光是收拾一樣,就能讓人望而生畏。炊事班的戰士以鍋碗瓢盆為武器,以油鹽醬醋為彈藥,日復一日站在三尺灶臺前,在屬于他的戰場上沖鋒。保障力連著戰斗力,伙食里藏著戰友情,和炊事員聊天得知,只要自己的汗水能換來戰士們強壯的體魄,他們就很滿足。有時他們修筑工事外出拉沙,我也會主動幫忙。沙場離駐地不是很遠,路上偶然可以看見野駱駝悠閑散步,因為人跡罕至,它們并不害怕。戰士們頂著風沙來回奔波,臉上爆皮,嘴唇干裂,那種苦發酵成了回味悠長的情愫。
后來,由于工作需要,又隨軍到陜北邊城扎根。機關大院與野戰部隊的緊張忙碌相比,多了些許隨和的生活氣息,唯獨不變的是大門口那面依舊飄揚的五星紅旗和全副武裝的哨兵。
軍號不僅是樂器,也是命令,指導官兵們一天的工作和生活。從早到晚,號聲不斷,急促的上課號,激昂的集合號,舒緩的休息號......。最熱鬧的要數早晨,一聲起床號響劃破寂靜的黎明,遠遠傳來踏踏的跑步聲隱忍而有力,伴隨“一二三四”響亮的口號聲,徹底撕碎了天空的黑幕,新的一天開始了。
孩子們歡喜的趴在窗戶上模仿叔叔們在操場擺沙盤、打軍體拳,看著他們防恐實戰演練、挾持人質演練總是躍躍欲試,最興奮的時刻是躲在角落遠遠的看著他們侍弄槍械。有時聽到跑步聲,便結伴匆匆下樓,跟在隊伍后面呼哧呼哧的跑著,不服輸的小家伙們很快就被遠遠地甩在后面,但這絲毫不影響孩子們繼續加入的熱情。那些永恒定格的畫面在孩子們心里種下了紅色的種子,正朝著滄桑正道開出夢想的花兒來。
我閑時則在家里整理那些寶貝,端詳著被汗水浸泡過、洗的褪色的軍裝,就像看著老朋友一樣親切。金黃的領花、厚重的肩章、滄桑的資歷章,這些沉甸甸的東西經過拆卸、組裝,被我的雙手撫摸過無數遍,我把對軍人的情節和珍藏的記憶都融進了軍裝里。
晚飯后,家屬們經常聚在大門外閑話家常,分享著和另一半背后的故事。她們勇敢的選擇了橄欖綠,也學會了承受橄欖的苦澀,她們笑對聚少離多的寂寞,扛起整個家庭的重擔,成為軍嫂的那一刻,就注定不再柔弱。軍人有他們的信仰,軍嫂有自己的執著,這一切讓短暫的相聚變得珍貴值得。
抬眼望去,“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光亮把院子照的紅彤彤的,也把大人孩子臉上的歡笑照的更加明媚燦爛。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筵席終歸要散。告別大院時離愁和眷戀都在最后的回眸里化作了無言。稚子常??摁[:“媽媽,我要回門口有叔叔站崗的那個家!為什么回不去了?”此刻有千萬種思緒,嘴角卻擠不出一個字。懵懂的他不明的是,爸爸已然卸甲,叔叔們也散落天涯奔赴新的生活,徒留再聚何年的傷感和落寞。但愿離軍的他們不要像迷路的旅人彷徨與迷茫,可以一路坦途。從此無論身處何方,不經意間的一抹軍綠色便會撞擊心靈,引起瞬間的血液沸騰,目光不自覺停留在那些熟悉的身影上,仿佛如昨。
又是一年四季輪回,你曾用從戎報國志筑夢軍營,我曾跟隨你的足跡,同行一程,用守望裝點你的綠色青春。你無悔!我亦無悔?。柧┕?周小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