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今夜客中月,倚窗只獨看。
四海羈旅日,思歸多苦顏。
長風九萬里,吹夢到故園。
中秋之夜,皓月當空,銀輝遍地,四十五億歲的月亮更加用力地映照著大地。它映照著家鄉的山川、映照著異鄉的土地,它映照過舉杯邀月的李白、映照過把酒問天的蘇軾、映照過潯陽江上顛沛流離的琵琶歌女……也映照著當今數字網絡時代忙碌的億萬男女,它見證過無數的歡樂相聚、見證過無數的凄婉別離,更被寄托過無盡的美好期盼與綿綿情思。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中秋,對于國人來說,從來就不只是一個單純的自然時令,它更是一種傳統、一種文化、一種浪漫、一種詩意,一種難以抑制的深沉情思。諸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萬里月明時,何處不相思”“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如何臨皓魄,不見桂中人”……類似這些打動人心的無數古人詩句,無一不抒發著人世間的溫暖美好與不盡情意。
近幾十年來,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員流動的劇烈使得當年家人親朋左鄰右舍男女老幼在清風朗月之下,歡聲笑語地共享月餅、共賞明月的現象已經基本消失。然而,縱然因為各種原因無數人不得不遠離家鄉故土漂流工作在他鄉異地,但傳統文化的基因胎記卻仍然無法割舍地深深潛藏在我們的心靈深處,每當中秋,我們必然不由自主地從心底生發出一種對親人,對友朋的深深眷念與由衷相思。雖然當今飛速發展的現代交通通訊技術早已使我們遠離了古人時空阻隔音訊不通的難題,但畢竟地理上的距離卻必然仍會對長期分離的人們的精神和心理上造成一種無形的傷害與侵噬。
于是,今天,在這個特殊的夜晚,對這輪明月、這個節日有著更深沉體驗的反倒是無數離家在外無法團聚的辛勞男女。正所謂有比較才能有鑒別,醉過才知酒濃,愛過才知情重,經歷了錯過失去才更懂得擁有珍惜。此時此刻,仰望明月的離人們是不是心潮難抑、思緒飛馳?!
誠然,生活不相信傷感脆弱的眼淚,奮斗更需要滿懷豪情壯志。然而,正像再英勇的戰士也必然會需要一定的休息來蓄能儲力再出發一樣,當時代的列車裹挾著我們向前飛奔的時候,家國情懷的宏大敘事與淺吟低唱的兒女情長卻也同樣都是我們內心深處所需要的動力源泉與情感慰藉。因此,今夜,還是讓我們每個人都放慢自己匆忙的腳步,放松疲憊的身心,讓內心深處被克制被壓抑的情感之流靜靜地、無聲地、肆意地奔流一下吧。
讓這份思戀托給明月,寄給清風,讓它飛過異鄉的山川,飛回故鄉的田野,飛到親人友朋的身邊,在我們大家的內心深處共鳴出愉悅幸福的濃濃情感,讓每個人都體味享受一下今夜這難得的人月相映真情無限的美好溫暖。(緱小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