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上午,公司檢修班組在五一假期例行檢修時發現,3#脫硫塔玻璃鱗片較大面積脫落,現場帶班的專工王建國立即將這一情況向分管副總史克江報告,公司領導班子緊急商討,當即要求職能部門制訂搶修方案。
一舉三得,謀定而后動
按照去年外委維修測算,每平方需要1040元,工期20多天。生產技術部測算,如果讓公司的員工加班搶修,一周左右就可以完工;材料費用加上人工成本,每平方500多元。3#脫硫塔內壁總面積大約260平方,自己維修可以節約十多萬元,更重要的是可以搶時間,把工期至少縮短13天。縮短工期、節省費用,還可以鍛煉自己的維修隊伍,如此一舉三得,公司領導班子決定自己組織搶修隊伍施工,同時就脫硫塔搶修進行具體安排。
搶修隊伍以公司檢修班為主體,再從鍋爐等運行班組抽調部分人員參加,采取輪班作業的方式。生產技術部經理史國榮現場指揮協調,專工王建國、檢修班班長王國軍帶班作業。咨詢生產廠家和技術能手,組建技術支撐小組。職能部門全動員,確保搶修有求必應。
一絲不茍,保質再趕時
5月3日下午,五一假期還沒有結束,搶修隊伍就開始準備工作了。第一個工作是在脫硫塔內部分層架設施工的架子,在有限空間作業不只是力氣活,必須兼顧施工需要和安全要求。
因為需要調配材料,搶修工作5月4日上午正式動工。清理鱗片、打磨、清潔、配底漆、刷底漆、貼光固材料、用紫外線燈進行烘烤、配面漆、刷面漆每個環節的工序都要精心施工、一絲不茍。清理鱗片,非常考究作業人員的耐心,清理不徹底,容易造成脫落起泡;打磨造成的灰塵非常多,再加上脫硫塔內空間狹窄,味道刺鼻,即使戴著防塵口罩也很難堅持;貼光固材料要求必須粘貼整齊,多人合作幾經反復才能把氣泡擠光,保證光固材料貼合嚴密……
為了確保維修質量,搶修隊伍請來脫硫塔生產廠家的專工進行技術指導,對于個別還不清楚的工藝也是反復查對資料、電話咨詢專家能手。為了搶時間、趕速度,7日、8日下雨時候搶修工作也沒有停工,室外施工人員汗水雨水交織在一起也毫無怨言;為了搶時間、趕速度,公司提早介入材料調運的物流環節,有些材料如脫硫塔里面的噴嘴等配件公司就自己派車裝運;為了搶時間、趕速度,搶修現場有些作業就錯峰上班,有的工序早上六點多就開始施工,中午吃完飯就又開始作業,晚上加班到九點才休息。
一馬當先,前后方聯動
3#脫硫塔的搶修工作牽動著公司管理層和所有員工的目光。公司領導班子或相約一起、或先后各自,到現場指揮、協調解決問題。5月9日(周日)上午,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兼總經理任江魚第三次到現場了解搶修進展時強調:“寧可放慢進度,也要保證施工質量!”“我們自己維修自己使用,一定要保證質量,確保脫硫塔的使用壽命!”專工王建國代表現場作業人員表態。
計劃經營部采購人員寧曉飛主動到現場幫忙,隨時掌握搶修材料的需求變化,及時調撥保證需要;倉庫管理員葉晴峰也急一線之所急,把材料送到維修現場。安全環保部盯緊施工現場,督促在現場拉起警戒線,保證搶修現場免受干擾。
5月4日上午,公司女工委到現場送水送慰問;5月7日下午,公司領導班子又一起到現場慰問冒雨作業的搶修人員,工會送上姜湯讓搶修人員驅除濕氣;5月9日,公司工會送水果和面包等班中餐。
5月11日早班,3#鍋爐點火啟用,代表3#脫硫塔搶修圓滿結束。
本次搶修如期完工,這是搶修人員加班加點、公司領導統籌協調、各個部門通力協作的共同努力,軍功章里凝結著集體的力量、協作的精神、意志的鍛煉。
“地球轉一圈,搶修上兩班!”這是任江魚同志對本次搶修的肯定。(文/鄭明燦 圖/馬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