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周評
氫能國際合作逐步展開。
二
政策法規
青海:研究發展綠氫和管道輸氫技術。7月6日,青??萍紡d印發《關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青考察重要指示精神的工作舉措》,提出實施可再生能源與氫能集成利用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研究太陽能風能大規模低成本制氫技術、光伏制/儲/加氫及氫燃料電池熱電聯供技術、農村牧區和生態涵養區的氫能利用新技術,研發氫能多元利用技術,開展零碳社區和低碳交通的可再生能源與氫能集成供能示范;推進氫能在鹽湖化工、能源化工、冶金等領域替代煤炭等化石能源試點,探索氫能在電力、工業、交通、建筑等領域的應用,開展管道輸氫研究。
天津:加快氫能產業基地建設,培育氫能產業鏈。7月5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天津市海洋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在海洋油氣及石油化工業章節提到,加快發展化工新材料和高端精細化學品,推動甲醇制烯烴、百萬噸乙烯等大項目落地,加快氫能產業基地建設,培育氫能產業鏈,推動建成世界一流化工新材料基地。
鄭州:規范加氫站管理。7月9日,鄭州市城市管理局發布《鄭州市加氫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辦法》指出支持合法建設的汽車加油站、加氣站利用現有土地改建、擴建加氫站。在國家明確加氫站經營管理辦法前,從事加氫站經營的企業須向市城市管理局申請辦理燃氣經營許可證。從事汽車加氫經營的企業,加氫站操作工不少于6人。
濟南起步區:打造國內領先的氫能示范小鎮。7月7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圍繞貫徹落實《關于加快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的意見》進行發布解讀。據獲悉,起步區將對標日本“氫能小鎮”,建設氫電一體化綜合能源系統示范工程,打造國內領先的氫能示范小鎮。
三
行業觀察
國際氫能中心啟動儀式在京舉行。國際氫能中心由清華工研院與聯合國工發組織合作成立。其將依托我國氫能技術研發和產業發展,形成基礎研究、技術研發與產業落地融合的氫能技術和產業創新體系,突破氫能產業發展各階段的核心瓶頸,通過研發關鍵核心技術、培育領軍企業、開展行業應用示范、制定國際通用標準等方式,構建全球氫能技術創新的高地。
成都:東方氫能產業園在郫都區開工建設。7月9日,東方氫能產業園開工儀式暨中歐氫能產業合作大會在成都市郫都區舉辦。本次啟動開工項目擬投資15億元,用地87畝。東方電氣與江蘇國富氫能技術裝備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簽訂入園協議,并與成都歐盟項目創新中心、英國圣安德魯斯大學、英國考文垂大學等10家在歐合作方簽訂三方意向協議。
大連市:與神戶市共同開展氫能領域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7月6日,大連市與日本神戶市簽署《締結友好合作關系備忘錄》。大連市將借鑒“氫能源智慧城市神戶構想”,策劃推進氫能產業合作示范項目建設,與神戶市共同開展氫能領域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大連日報)
中關村(房山)氫能產業園正式獲批。近日,中關村(房山)氫能產業園正式獲得中關村國家自主示范區領導小組辦公室批復。產業園將依托燕山石化的工業副產氫資源和環宇京輝制、儲、運氫的技術實力、運輸能力和安全管理經驗,打造集制氫、儲氫、運氫、加氫全產業鏈的氫能供應體系。
四
企業動態
雄韜氫雄:“高效燃料電池發動機陽極尾氫回收利用的氫噴射器”項目成果轉化簽約。7月7日,雄韜氫雄與武漢理工大學汽車工程學院就羅馬吉教授“高效燃料電池發動機陽極尾氫回收利用的氫噴射器”項目以1,000萬元達成簽約。該成果目前尚屬全球首創,可大幅度提高燃料電池系統的工作效率和經濟性,具有非常好的應用前景。雄韜氫雄將在未來3年內對這項專利技術進行產業化。
河鋼:7月5日,30輛重卡在唐鋼新區正式投入運營。
山西長申氫能:7月6日,潞寶工業園萬噸制氫基地?加氫母站?綜合能源站開工。
愛德曼:近日,獲得近億元A+輪投資。本輪投資由中信建投資本、瀟湘資本參與。
阜陽攀業氫能:7月5日,阜陽攀業氫能科技正式開業。公司主要從事燃料電池核心原材料制造以及水冷電堆的研發和生產,目前已建成1、催化劑批量化生產線;2、全國首條幅寬達570mm的膜電極陰極生產線,年產能達36萬平米;3、全國首臺GDL自動疏水處理機,最大幅寬600mm,年產能達38萬平米。
深圳國氫新能源:7月6日,與浙江舟山群島新區六橫管理委員會簽訂氫能燃料電池應用示范項目。
五
海外動態
美國能源部:投5250萬美元發展氫能技術。7月7日,DOE宣布投入5250萬美元資助31個清潔氫技術項目。美國能源部的資金包括來自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辦公室(EERE)的3600萬美元和來自化石能源和碳管理辦公室(FECM)的1650萬美元。
愛沙尼亞:年7月5日,世界首輛無人駕駛氫能源乘用車在愛沙尼亞塔爾圖亮相。(環球網)
德國:研究人員開發出新型太陽能制氫系統。日前,烏爾姆大學的馬蒂亞斯·梅( Matthias May)帶領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了一種太陽能制氫系統,可以在零下20攝氏度的低溫下分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