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周評
6月,氫能汽車爆量,地方和企業的努力效果開始呈現。
二
政策法規
海事局:7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發布《氫燃料動力船舶技術與檢驗暫行規則(征求意見稿)》,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該規則適用于國內航行船長20m及以上使用氫燃料電池作為主推進動力源的鋼質船舶,為保障氫燃料動力船舶在其生命周期內安全可靠的使用而制定。
上海:“十四五”,大力發展氫能,實現電堆、膜電極、雙極板等關鍵零部件批量產業化。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發《上海市先進制造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大力發展氫能等綠色能源,建設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上海城市群,突破多類型整車產品,電堆、膜電極、雙極板等關鍵零部件實現批量產業化,產業鏈整體技術水平達到國際領先,推動長三角地區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創新發展加快加氫站建設。氫能高效利用,全面掌握工業副產氫、煤制氫、甲醇制氫、天然氣制氫等制取技術,實現低成本制氫,推進氫氣儲運環節的高效集約,促進氫氣快速加注、多重安全防護的技術研發。
海南:“十四五”,發展綠氫,優先推進氫在專用車、商用車領域應用。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海南省高新技術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規劃》提出,發展風電制氫、水電制氫和核電制氫等可再生能源制氫,利用油氣產業副產氫氣,在洋浦、東方建設氫能充裝站,降低氫能成本。率先在汽車、船舶等交通領域啟動氫能應用示范。氫燃料電池汽車優先發展物流、環保等公共交通領域的專用車、商用車,兼顧向乘用車發展過渡。
資陽市:加氫站最高給予100萬元補助。7月12日,《資陽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征求意見稿)》發布。《措施》規定,市內企業新開發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品在符合特定條件時,按照銷量給與補貼,單個企業最高不超過100萬元;對新建日加氫能力≥500kg且<1000kg的加氫站、≥1000kg的加氫站,分別給予50萬元、100萬元的一次性定額補助。對于建成運營的加氫站,按照年度累計加氫量,給予每千克10元、最高100萬元的運營補貼。
三
行業觀察
中汽協:6月,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兩旺。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6月份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444輛和272輛,同比分別增長4.3倍和2.3倍。1-6月,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32輛和479輛,同比分別增長43.6%和5.7%。
青浦工業園:氫燃料電池叉車在園區示范運營。7月15日,由上海青浦工業園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的“青浦工業園區氫能叉車示范運營啟動儀式”隆重舉行。青浦工業園區依托青浦區成熟的氫燃料電池叉車產業鏈,瞄準發展氫燃料電池叉車細分賽道,引領叉車“柴改氫”進程。
嘉興:首座集加氫和交電于一體的綜合能源服務站開業。7月12日,嘉興港區首座集加氫和交電于一體的綜合能源服務站開業暨首條氫能公交線路和首輛氫能重卡示范運行儀式舉行。該項目總投資2500萬元,占地總面積9696平方米,日加氫量1000千克,可滿足100輛氫能源車輛的加注服務。
重慶:首座加氫站落成。7月13日,兩江新區魚復新城加氫站落成,此加氫站總占地17畝,儲氫能力1000公斤,日加氫能力500公斤,能滿足每日50輛車的加氫需求。氣體供應商為重慶金蘇,運營方為重慶明天氫能科技有限公司。
貴陽:市氫能產業技術創新中心掛牌成立。貴陽市氫能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在貴陽經開區揭牌成立。創新中心由貴州海上絲路國際投資有限公司聯合貴陽經濟開發區產業發展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德國HEE技術有限公司、貴州燃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貴州長融隆通投資有限公司、貴州環域氫能科技中心等6家公司共同組建,成立中德合資公司進行運營。
四
企業動態
驥翀氫能:全面自主研發的氫燃料電池電堆MH170獲得重卡行業單筆500臺訂單,將配套大噸位重卡車型,計劃年底批量交付。MH170最大功率可達160kW,裸堆功率密度高達4.7kW/L。
寶武清潔能源:與因士科技共同研制了一款針對加氫站氫氣泄漏檢測的創新性系統-安全盾系統。其關鍵技術是采用納米材料制成的H2可見光氫敏變色貼片,實現氫氣泄漏的可視化識別。其特點是響應速度快,可重復使用,安全。
中國石化:7月11日和13日,先后與國家電投、東方電氣、新興際華、中廣核等8家中央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中國石化和簽約央企將加強在光伏風電、綠電制氫、化學儲能、信息技術、裝備制造、電子商務、油品供應及高端化工材料等領域的深度合作。
浙江氫航科技:7月12日,與工業級無人裝備研制及運營供應商優選空天科工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充分利用各自資源優勢,聯合布局工業級無人裝備氫能源應用。
國鴻氫能:7月13日與重慶地大工研院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制氫儲氫、氫燃料汽車運營等方面建立長期深層次合作關系。
五
海外動態
愛爾蘭:啟動H-wind項目,發展海上風電制氫。為推動海上風電制氫的發展,愛爾蘭啟動了一個新項目H-Wind項目,該項目該由UCC MaREI研究中心領導,愛爾蘭科學基金會及其四個行業合作伙伴愛爾蘭天然氣網絡(Gas Networks Ireland)、DP能源(DP Energy)、ESB和Equinor共同資助,目標是降低海上風電場大規模制氫的成本。
Plug Power:與Apex開發美國最大的風電制氫項目。日前,Plug Power和Apex宣布了一項345MW風力發電購買協議和綠色氫生產設施開發服務協議。由Apex和Plug Power共同開發的制氫廠,將是美國第一個也是最大的風電制氫項目,也是全球最大的陸上風力發電項目之一。項目投產后預計每天將生產超過30噸的清潔液氫,可為2000多輛輕型商用車或1000多輛8級重型卡車提供燃料。
Arcelor Mittal:擬投10億歐元發展綠色鋼鐵項目。7月14日,全球鋼鐵巨頭Arcelor Mittal和西班牙政府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MoU),將投資10億歐元(11.8億美元)在其位于西班牙Gijon的工廠建設一座230萬噸綠色氫直接還原鐵(DRI)裝置和一座110萬噸混合電弧爐(EAF),使其能夠從之前的高爐堿性氧氣爐煉鋼過渡到綠氫冶鋼。
德國飛機公司:合作開發商用支線飛機氫燃料電池技術。德國初創公司H2FLY與德國飛機制造公司(Deutsche Aircraft)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計劃共同研發氫燃料電池技術,并將其用于商用支線飛機。兩家公司此次合作將改裝Dornier 328飛機,驗證氫能在40座商業客機的航空運行方面的潛力。
TFC:全球首艘氫燃料小型客渡船完工。日本造船公司Tsuneishi Facilities & Craft(TFC)與比利時海事集團(Compagnie Maritime Belge)合作建造的世界首艘氫燃料小型客渡船完工。這艘被命名為“Hydro Bingo”的雙層甲板客渡船長19.4米,寬5.4米,深1.75米,是一艘鋁合金制雙體船,重19噸,配備了2臺氫氣與柴油混合燃料發動機,可以運載80名乘客和2名船員,預計將于下個月在日本西部山口縣的德山-久田松港開始試運營。
殼牌:日前,殼牌天然氣和電力發展有限公司與德國Uniper氫氣公司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共同發展氫在工業和交通領域的應用路徑、技術和商業模式。
巴拉德:近日,獲得來自總部位于印度孟買的塔塔汽車15個70千瓦的FCmove-HD燃料電池模組采購訂單,將為15輛塔塔零排放燃料電池巴士提供動力。
豐田:與葡萄牙公共汽車和底盤制造商CaetanoBu推出聯合品牌:電動城市公交e.City Gold和燃料電池公交車H2.City G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