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周評
繼俄國發布氫出口戰略后,英國亦出臺發展制氫計劃。氫能行業上游的競爭有望推動氫能產業發展進程。
二
政策法規
北京:8月16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印發《北京市氫能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5年)》,分階段目標:1、2023年前京津冀區域累計實現產業鏈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力爭建成37座加氫站,推廣燃料電池汽車3000輛,開展綠氨、液氫、固態儲供氫等前沿技術攻關,實現質子交換膜、壓縮機等氫能產業鏈關鍵技術突破,全面降低終端應用成本超過 30%。2、2025年前具備氫能產業規模化推廣基礎,建成3-4 家國際一流的產業研發創新平臺,京津冀區域累計實現氫能產業鏈產業規模1000億元以上,力爭完成新增37座加氫站建設,實現燃料電池汽車累計推廣量突破1萬輛;累計推廣分布式發電系統 裝機規模10MW 以上;建設綠氨、液氫、固態儲供氫等應用示范項目。
8月1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印發《北京市“十四五”時期高精尖產業發展規劃》,提出推動小型航空發動機、氫燃料動力系統、飛行控制、機載探測感知設備等核心部件在京產業化,推動京津冀規模化、協同化布局氫能產業,重點布局制備、運輸、存儲、加注和氫燃料電池產業鏈環節。北京聚焦氫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終端應用,推進氫燃料電池堆和高端整車制造;支持天津發展儲氫材料設備、加氫站成套裝備等先進裝備制造;支持河北發展風能制氫、工業副產氫,加強氫能供給,研發高壓車載儲氫系統、高壓氣態和低溫液態氫儲運技術及管道輸氫特種材料,壯大儲氫上游環節。
三
行業觀察
5項氫能標準納入國家能源局標準制定計劃。日前,國家能源局綜合司發布《關于對2021年能源領域擬立項行業標準制修訂計劃及外文版翻譯計劃項目征求意見》的公告,546個項目被列入“2021年能源領域擬立項行業標準制定計劃項目”。其中,氫能方面有5項標準被列入,分別為加氫站壓力設備監測技術要求、加氫站壓力設備風險評價與檢驗、核電廠高壓氫氣系統調試導則、可再生能源電力制氫設計規范、儲能電站技術監督導則;此外另有兩項氫氣相關標準在列,即:水氫氫冷汽輪發電機檢修導則第6部分:勵磁系統檢修、水氫氫冷汽輪發電機檢修導則第7部分:附屬系統檢修。
四
企業動態
國家能源集團:8月18日,陜西咸陽秦都區與國家能源集團陜西電力有限公司舉行光儲氫綜合應用一體化項目簽約儀式。
國電投:燕山湖發電廠“可再生能源制氫天然氣管道摻氫示范項目”?摻氫定比已達到10%、完成摻氫量4100NM3、系統自動運行安全穩定。
中國石化:重慶石油半山環道綜合加能站正式建成,每日可滿足100輛氫燃料電池車加注需求。該站應用中國石化自主知識產權的儲氫井核心技術,把氫儲存在地埋井中,是國內首座應用儲氫井技術的綜合加能站,也是中國石化在渝布局的首座加氫站。
中國石油:8月15日,中國石油北京銷售公司福田加氫站,正式投入運行,這是公司在京首座加氫站。
兩江雙溪加氫站完成設備調試,即將投運。該站在原加油站基礎上,增設加氫能力1000千克/12小時,電動車充換電功能,并開展便利店、汽車服務等非油業務和智慧服務,是中國石油首座“油氫電非”綜合能源站。
吉利汽車:近日,30臺吉利星際氫燃料電池客車C12F正式交付張家口,成為冬奧會專用保障服務車。
航錦科技:8月17日,總投資3888萬元的3000Nm3/h高純氫氣充裝站項目成功驗收正式量產。
北京佳安氫源科技:處理能力為1000Nm3/h的MDP-T1000裝置于近日在淄博齊塑氫氣凈化充裝站二期項目中順利通過性能考核驗收。
重塑能源:8月18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公告稱,終止對公司IPO的審核。
8月19日,旗下子公司磐動電氣獲得正泰集團的戰略投資。
五
海外動態
英國:正式啟動氫戰略。英國政府在8月17日發布氫戰略,旨在培育國家氫產業,目標是到2030年建成5吉瓦的氫產能。到2050年,20-35%的能源消耗將以氫為基礎。藍氫和綠氫都在計劃鼓勵范圍內,擬議的凈零氫基金將為新的制氫廠提供3.32億美元資金。產業發展計劃將借鑒英國成功的海上風電發展模式,早期的政府行動和差價合約(CfD)幫助英國確保了在海上風電的領先地位。該計劃將于2022年啟動。
林德:為英飛凌提供綠色氫氣用于芯片制造。林德宣布與英飛凌科技(Infineon Technologies)簽署一項長期協議。林德將在英飛凌位于奧地利的Villach工廠建造、擁有并運營一家2MW的電解工廠。該工廠將使用ITM Power的質子交換膜(PEM)技術生產綠色氫,林德將對其出廠氫氣進行高純凈化。這將是英飛凌首次在半導體制造過程中使用綠色氫。
日進Hi-Solution:獨家供貨韓國現代“NEXO”車載儲氫系統。近日,韓國日進Hi-Solution表示,該公司的氫燃料儲存罐系統已被現代汽車氫燃料車型“NEXO”新車型選定為獨家供應商。新車型將于2023年推出上市。
韓國:發明綠氫制備新工藝,純度100%,耗能僅為目前水解法制氫的三分之一。近日,韓國科學家宣布了將液氨直接高效轉化為氫氣的新技術。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們提出了一種新工藝,利用液氨成功地生產出大量純度接近100%的綠色氫氣,而且這種方法消耗的能量僅為電解水制氫的三分之一。
來源:中國能源報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