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發電產業涉及能源、環保和民生,身肩多重經濟和社會效益。由于受制于投建和燃料成本的制約,產業健康發展嚴重依賴政策的支持。
十四五期間,對于生物質發電產業來說,所能享有的利好政策還是非常多的,筆者在此給簡單梳理一番,僅供業內人士參考。
一、可再生能源電價補貼
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印發《2021年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工作方案》今年生物質發電中央補貼資金總額為25億元。
根據《方案》20億用于非競爭性存量項目,5億用于競爭性配置項目,其中分配給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將占大頭,占比將超過60%。
二、投建成本國家支持30%
國家發改委印發《污染治理和節能減碳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管理辦法》,明確將農林剩余物為主的農業循環經濟項目作為重點支持目標。
根據《管理辦法》支持標準,秸稈(農林剩余物)綜合利用項目工程按不超過項目總投資的30%控制,生物質熱電和秸稈收儲運將是支持重點。
三、清潔能源供熱補貼
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生態環境部及國家能源局綜合司聯合印發《關于組織申報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項目的通知》。
根據《通知》要求,北方地級以上城市清潔能源供暖納入中央財政補貼范疇,補貼標準:省會城市7億元、一般地級市3億元,連續支持3年。
四、秸稈綜合利用補貼
2021年,農業農村部會同財政部安排中央財政資金27億元,全面實施秸稈綜合利用行動,在縣域范圍內培育壯大一批秸稈綜合利用市場主體。
農業部會同財政部實施的秸稈綜合利用行動,對于困擾生物質發電廠收儲運成本問題將帶來一縷春風,進一步緩解電廠資金鏈壓力。
五、財政補貼確權貸款
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引導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促進風電和光伏發電等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通知》,加大金融機構對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的支持力度。
根據《通知》指示,金融機構針對生物質發電項目可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對生物質電廠應收未收的財政補貼自主發放補貼確權貸款。
六、地方政策性補貼
除了中央政策支持外,一些經濟發達的農業大省如山東、河南、河北、安徽及黑龍江,都相繼出臺了激勵性政策,在發電和秸稈處理方面給與財政支持。
此外國補將實施中央和地方共擔的原則,地方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或由地方自主支配,相信十四五期間各省地方政策性電價補貼將陸續出臺。
結語
由上可見,十四五期間生物質發電產業所享有的中央和地方政策性補貼還是非常多的,投資公司不能僅僅將目光集中在電價補貼上。
綜合下來一個生物質發電項目如果將以上補貼都能合法、合規、合理的享受到,其所享有的政策性補貼將超過投建成本的幾倍。
來源:綠能源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