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周評
氫能全產業鏈穩步推進。
二
政策法規
科技部:啟動1個“氫進萬家”定向項目。9月13日,科技部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氫能技術”重點專項2021年度定向項目申報指南。在“氫進萬家”綜合示范技術方向,啟動1個定向項目,擬安排國撥經費1.5億元。單位自籌經費、地方財政資金與國撥經費比例不低于3:1:1,項目實施周期不超過4年。項目下設課題數不超過5個,項目參與單位總數不超過15家。項目設1名負責人,項目中每個課題設1名負責人。
江西:9月16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江西在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中加快崛起的實施意見》,提出因地制宜發展儲能電站,積極開展氫能利用試點。
河南:《壓縮氫氣加氣機檢測規范》和《橇裝式壓縮氫氣加注裝置檢測規范》兩項團體標準正式發布,該標準自10月1日起實施,這是河南省正式發布的首批氫能基礎設施相關標準。
武漢:近日,武漢市人民政府印發《武漢市推動降碳及發展低碳產業工作方案》,提出大力引進和培育制氫產業,著力培養氫能產業集群,推動武漢鋼鐵有限公司發展氫能煉鋼;加快加氫站、氫氣儲運中心、氫氣管道等基礎設施建設,以碼頭港口、物流樞紐、高速公路以及現有和新建加油站、加氣站為依托,規劃布局建設一批加氫站,滿足燃料電池汽車的氫氣需求。
三
行業觀察
1-8月,中國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24輛和733輛。根據中汽協數據,1-8月,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24輛和733輛,同比分別增長27.7%和26.8%。8月,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40輛和38輛,同比分別下降58.5%和68.6%。
我國首套自主知識產權氫液化系統調試成功。近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六院101所研制的我國首套自主知識產權的基于氦膨脹制冷循環的氫液化系統調試成功并產出液氫,仲氫含量97.4%。該套系統包括透平膨脹機、控制系統、壓縮機、正仲氫轉化器等核心設備在內的90%以上的設備完全采用國產,填補了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液氫規模化生產方面的空白。
四
企業動態
東方鍋爐:9月14日,東方鍋爐與潼南區人民政府簽訂潼南區垃圾發電耦合制氫及氫能示范項目合作意向書。該項目是國內首個商業化垃圾制氫示范項目。
廣汽:近日,廣汽自主研發的首款氫氣發動機點火成功,該款發動機的目標熱效率有望突破44%。
吉電股份:9月16日,吉電股份布公告,公司擬將中韓示范區“可再生能源+PEM制氫+加氫”一體化創新示范項目委托國核電力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EPC總承包,EPC總承包合同價格為1.005億元。
未勢能源:近日與北京理工大學前沿研究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開展氫安全分析評價與云平臺預警技術研究和應用示范等深度戰略合作。
重塑科技:9月16日,重塑科技鄭州燃料電池產業化基地項目合作備忘錄正式簽約。
御氫科技:日前與北京石油化工工程有限公司就液態儲氫技術應用全產業鏈展開合作。
清能股份:9月14日,子公司海易森汽車公司再次收到全球最大鋅、鉛和銀生產商韓國鋅業集團子公司Ark Energy的5輛154噸重卡的訂單。
五
海外動態
英國:國防部正在研究用氫燃料電池為無人機提供動力。Intelligent Energy正在與英國國防部合作,這個被稱為“飛馬”的項目第一階段將著眼于Intelligent Energy的IE-SoarTM 800W模塊的下一代產品開發,以供國防部在監視無人機中使用。
林德:與HUI合作在波蘭部署獨特廢物制氫系統。林德近日宣布與氫烏托邦國際公司(HUI)達成協議-利用DMG?技術在波蘭部署廢物制氫系統。由英國Powerhouse能源公司開發的氣化技術-MG?,每天可以將多達40噸的塑料廢物轉化為58MWh的可再生電力和清潔氫氣。
Enapter:擬投資1.05億歐元建AEM電解槽新工廠。清潔技術公司Enapter投資1.05億歐元在德國北萊茵-威斯特伐利亞州的薩爾貝克氣候園區建設新的電解槽工廠,新工廠占地82000平方米,最初目標是將其AEM電解槽產能增加到每月10,000臺。北萊茵-威斯特伐利亞州經濟事務、創新、數字化和能源部支持了約936萬歐元。
來源:中國能源報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