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雨是繡娘手底的金絲銀線,密密匝匝地繡著春天的容顏。晨起推窗,檐角的水珠把天光濾成琥珀色,柳枝垂在青磚巷口,把綿長的雨絲編成長及腰身的辮子。
這春雨下得有分寸,像是怕驚了剛從冬眠中醒來的花苞。老宅院里的杏花才點上幾點紅,就被這溫柔的雨霧暈成宣紙上的水墨。落在瓦上的雨聲輕盈,襯得檐下銅鈴的聲音格外清亮。就在這樣的雨中,鄰家奶奶披著蓑衣在墻根弄菜地,水珠順著竹笠滾進新翻的土里,仿佛催促著那嫩嫩的春韭破土而出。
雨水洗凈的石板路閃著濕潤的光,來往的油紙傘在廊棚下穿梭,像是一場無聲的舞蹈。茶樓里飄出的茶香,被雨水稀釋后更顯清冽,絲絲縷縷鉆進木窗欞的紋路。遠處的小船劃過水面,櫓聲攪碎了一河煙雨,船家隨口哼起的小調驚動了岸邊的白鷺,它們振翅掠過水面,翅尖抖落的雨珠在水中激起一圈圈漣漪。
頭頂的松針積攢著雨水,不經意間滴落,打在長滿青苔的石碑上。山寺的鐘聲穿透雨簾,與竹林的沙沙聲和諧共鳴,檐角的風鈴也隨風輕響,共同演奏著“沾衣欲濕杏花雨”的天籟。而最讓人沉醉的,莫過于夜雨敲窗的時刻。躺在床上,任那“小樓一夜聽春雨”的古句在心頭蕩漾,瓦上的滴答聲流淌過雕花木床,在帳子里織成一張密密的夢網。院子里的芭蕉經不住雨的重量,大葉子一傾,積蓄的雨水便傾瀉入瓷缸,驚得缸中的小魚甩動尾巴,打碎了倒映的一缸星光。
方才還是密織的雨簾,轉眼間便化作細絲,讓幾縷陽光從云縫中投射下來,照在石板上的水漬上閃閃發光。花農筐中的水仙、屋檐下的臘肉、墻上攀援的藤蔓,都在這半干半濕之間醞釀著濃郁的春意。就連晾曬在繩子上的花布也被雨水染上了春的信息,微風吹過,它們便嘩啦啦地向世界傳遞著春天的訊息。
這淅淅瀝瀝的雨,將三月編織成一幅活動的畫卷。每一滴雨珠都蘊含著故事,每一線雨絲都牽連著詩情。待到雨霽云散,滿城的花朵仿佛是繡娘剪下的彩線,輕輕一拂,便化作天地間最美的詩行。(選煤公司 姬鵬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