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盛夏伊始,奮斗火熱。走進神木分公司小保當運營中心礦井水處理站,聚力打造一支“素質高、能力強、肯奉獻、敢創新”的“金牌班組”建設正在如火如荼開展。
明確任務壓實責任
該班組共35人,年齡最大的37歲,最小的25歲,平均年齡30歲剛出頭,是一支年輕且充滿干勁的隊伍。他們擔負著礦井水處理站、壓風制氮機房、余熱利用機房以及黃泥灌漿站的日常運行和基礎檢修。從一天的班前會過后,每個人今天該干什么,該怎么干,早已了然心中。
之前的班組建設中主抓班組長,責任到班組長,由班組長分配工作,長此以往,收效甚微,不足之處慢慢顯露出來,班組長力不從心,弱化了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因此,他們轉變思路,主抓全員,責任到個人,每項工作確定工作人,復核人。在這樣的轉變之下,事事有交待,件件有回應,明顯提高了工作效率。
鞏固基礎提升素質
為了提高員工專業素養,促進改變提升,開展“3個一”活動:每月一個重點主題,每半月一次理論實操測評,每周一次班組例會。
每月一個重點主題指每月確定一個主題或者一項重點工作,主抓落實,嚴格推進。“嚴格交接班”“每日一問題”……連續兩月的重點主題,從小到“口對口、手拉手”交接班,大到“污泥泵故障停用”“廢水泵漏水”等等,隨時發現,隨地整改,月底進行匯總,上報條數多的員工獲得鼓勵獎勵。
每半月一次理論實操測評就是每半個月開展一次以安全,專業知識為主的“小測試”,或者是現場進行實操的“小考核”,對前3名分別給予加分獎勵。每周一次班組例會就是班組長總結上周工作,各委員匯報檢查情況,就存在的問題開展討論,集思廣益,思想碰撞。通過這兩項活動的開展,形成了“趕、學、比、超”的濃厚氛圍,大家有問題一起解決,有話也愿意說,增進了感情。
開拓創新 提質增效
在技術創新,小改小革方面,污水處理班組不斷探索嘗試,已經完成了29項改造創新,另有5項正在提案中。
“當時面對礦井水中含有較多油污,浮油在凈水器反應區堆積,而原有的浮油收集器存在工藝缺陷,無法有限清除浮油。對此,我們通過加裝鋼板及絲扣螺栓來固定和調整浮油器的高低位置,有效吸收并排出反應區上部油污。此外,借鑒現有浮油器的基礎上,自行研制,在另一個反應區也加裝了排油管及閥門,增加撇油區域。”這樣的小改小革班組長說起來如數家珍般滔滔不絕。
一項項的創新改造不僅是對班組創新的認可,帶來了員工技能提升,創新熱情高漲,更帶來了節支降耗前進一大步。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只有不斷增強班組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充分調動全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促進金牌班組建設目標的實現。”污水處理站班組長張建說。(劉丹)